法律知识

喝酒责任怎么划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22 15:52
人浏览

  喝酒责任划分标准是一方喝酒造成的交通事故,另一方没有过错的,由喝酒方承担全部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事故责任,一般喝酒之后24小时才能开车。

  一、喝酒责任怎么划分

  喝酒责任划分标准:交通事故是由于一方喝酒造成的,另一方没有过错的,喝酒方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依据双方过错对事故的影响划分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

  一般酒后24小时可以开车。体内酒精含量一般情况下8—12个小时左右大量降低,代谢完全大约需要24-48小时。法律规定不得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因此一般在酒后24小时驾驶机动车会更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三、饮酒后开车罚款多少

  饮酒后开车罚款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驾的处罚规定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法律快车提醒您,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