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被侵权人死亡的,关于侵权责任的请求主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21 10:42
人浏览

  被侵权人死亡的,关于侵权责任的请求主体是被侵权人以外的主体,需要承担相对应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

  一、被侵权人死亡的,关于侵权责任的请求主体

  被侵权人死亡的,关于侵权责任的请求主体只能是被侵权人以外的主体。根据民法典规定,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应为第一顺位,其他的为第二顺位。

  法律快车提醒您,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除被侵权人的近亲属外,如果有其他人(不包括侵权人)在被侵权人死亡前为其支付了医疗费用或在被侵权人死亡后支付了丧葬费等合理费用,其有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请求侵权人赔偿这些费用。

  无名死者的请求权主体。一般来说在交通事故中,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明的被侵权人即“无名死者”的请求权问题是争议较大的。根据法律规定,在被侵权人死亡后,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明时,包括民政部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等未经法律授权的机关或组织无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死亡赔偿金。

  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三、侵权责任的时效规定

  侵权责任的时效规定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