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原则上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2-08 13:07
人浏览

  合同原则上的意思是指当对合同条款的意思理解发生歧义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其作出确定性判断所参照的规则,合同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

  一、合同原则上是什么意思

  合同原则上的意思是指当对合同条款的意思理解发生歧义时,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对其作出的确定性判断。合同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原则、公平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解除的条件

  1.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

  2.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发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4.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5.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三、合同的生效要件有哪些

  合同的生效要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合同是各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4.当事人可以签订附生效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合同。生效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