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样判断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3-15 12:58
人浏览
导读:判断合同的法律效力要考虑的方面包括签订合同的主体适格、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真实意思表示等。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怎样判断合同的法律效力

  判断合同的法律效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3.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二、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合同效力确认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三年的,法律不予保护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权利。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无效合同的效力

  1.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自始无效,主要是指是自合同成立之时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合同无效的原因常常存在于合同成立之际。因为,尽管确认合同无效,撤销合同的行为的发生与合同成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确认和撤销的行为是具有溯及力的,即溯及合同成立之时。

  2.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在部分合同内容无效的情况下,如果无效部分不会影响到合同的其他部分,则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非实质性条款或非主要条款无效的情况下。如果无效部分影响到其他部分,则其他部分也将无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