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是否要告知债务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1 14:48
人浏览
导读:债权转让要告知债务人,但债权转让不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债权转让后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债权转让是否要告知债务人

  债权转让要告知债务人。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二、债权转让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债权转让后的诉讼时效是3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三、债权转让要纳税吗

  债权转让要纳税,转让债权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如果债权转让涉及不动产、股权等财产的转移,还应当征收印花税。债权转让是指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转让的方式主要是债权人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且通知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