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没签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03 16:19
人浏览
导读:当遭遇未签合同却不给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采取与雇主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策略维权。本文详细介绍了劳动仲裁申请流程和工资赔偿法律依据,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

  一、没签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当劳动者面临未签订劳动合同且单位拒绝支付工资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与单位协商:首先,尝试与单位进行友好协商,明确表达诉求,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

  2.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局内设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支付工资及赔偿。

  二、劳动仲裁申请流程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申请书:劳动者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一份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供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开庭审理:仲裁庭将在开庭的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将按撤诉处理或进行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将先行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将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及时作出裁决。

  三、工资赔偿法律依据

  1.在处理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的工资纠纷时,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根据该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还有其他工资纠纷问题吗?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和专业建议,点击咨询,让法律小助手助你解决难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