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08 09:43
人浏览
导读: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情况包括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收养人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甚至作出侵害孩子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无法继续共同生活。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情况如下:

  1.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收养关系解除的程序是什么

  1.协议解除,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收养关系,当事人到收养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解除收养关系;

  2.诉讼解除,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除收养关系,人民法院判决解除收养关系的。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除收养关系

  三、收养关系解除还可以继承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收养关系一经依法解除,他们之间的抚养、赡养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结束,继承遗产的权利也随之消除。

  也就是说,解除了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子女间不能再相互继承遗产。但是,依法解除收养关系后,如果养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的,也可以在分割遗产时适当给予照顾,但这与遗产继承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