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协议书无效的五种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5-09 13:35
人浏览
导读:协议书无效的五种情形包括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虚假、协议内容不合法等。协议书不是必须要公证的,符合法定条件的协议书不公证也有效力,有条件的可以办理公证。

  一、协议书无效的五种情形

  协议书无效的五种情形如下:

  1.协议双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协议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3.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违背公序良俗;

  5.协议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协议书必须要公证吗

  协议书不是必须要公证。法律快车提示您,我国法律上没有严格要求签订的协议一定要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有办理公证,因为如果双方有一方违法协议要求,有办理公证的协议会比没有办理公证的协议更能获得法院的采信。协议一旦签订就赋予法律效益,公证是国家政府专业的法律人员对这份协议的合法性进行的作证,可以在公证处签订协议,也可以签订协议后提供给公证处公证。

协议书无效

  三、协议纠纷起诉流程是什么

  协议纠纷起诉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书写起诉状、副本、收集证据材料;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

  3.决定受理的,依法开庭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4.不予受理的,就要告知当事人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