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如何防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4-04 08:30
人浏览
导读:医疗纠纷的防范方式有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等,而发生纠纷解决方式有协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一、医疗纠纷如何防范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式如下: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对诊断、治疗、护理、药事、检查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3.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哪些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有:

  1.协商。法律快车提醒,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医疗纠纷

  三、医疗纠纷的种类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种类有:

  1.根据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无诊疗护理过失,可把医疗纠纷分为有过失的医疗纠纷和无过失的医疗纠纷两大类。

  2.以导致纠纷的不同原因为标准,可以将医疗纠纷分为医源性纠纷和非医源性纠纷两种。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5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