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侵权责任法中医疗责任由谁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4-29 07:43
人浏览
导读:侵权责任法已失效,现行有效的民法典中规定了医疗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对外的责任由医院承担,医院可以对责任人适当处罚,包括行政和经济责任。在发生医疗事故后由负责人进行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侵权责任法中医疗责任由谁赔偿

  侵权责任法已经时效,我国现行的《民法典》中规定了医疗责任由医疗机构赔偿。

  1.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其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三、医疗事故可不可以判刑

  可以构成医疗事故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严重不负责任,法律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擅离职守的;

  2.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

  3.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

  4.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

  5.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

  若医务人员存在以上五种情况,并且造成了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按照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进行量刑;而对于虽然医务人员存在以上五种情况,但是并没有造成死亡或者伤残的严重后果,即虽然系医疗事故,但仍然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