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假释的考验期多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6-27 12:59
人浏览
导读:假释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是我国规定犯人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因此要申请假释必须要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并且并不是所有犯罪的人都可以申请假释。

  一、假释的考验期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三条规定:

  1.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2.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假释后的注意事项

  法律快车提醒您,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

  三、进监狱多久可以申请假释

  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就可申请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