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6-28 11:07
人浏览
导读: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区别是两个的条件不同和法律意义也不同等等,例如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成立的条件则只需要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并且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一、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区别

  包括以下五点:

  1.合同构成条件不同

  合同成立的条件包括: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则在所不问,它着重强调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现。而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两者法律意义不同

  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合同成立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双方已就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取得共识。

  合同生效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合同生效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的意志已与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实现了统一,合同内容有了法律的强制保障。

  3.作用的阶段不同

  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合同的生效则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4.责任形式不同

  合同成立,则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就是缔约过失责任,所谓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则应承担民事责任。而合同的生效,如果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违约责任,所谓的违约责任,也称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及适用定金罚则等。

  5.赔偿范围不同。

  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范围只限于信赖利益损失,仅限于直接损失,而不包括间接损失。

  合同的生效,意味着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承担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失。不仅包括现有财产直接损失,而且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二、合同没有生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没有生效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当事人应当返还取得的财产;

  3.当事人有过错的,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合同生效时间是以什么为准

  法律快车提醒您,合同生效时间是以合同条款约定为准。如果没有约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