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认罪认罚减刑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2 09:28
人浏览
导读:认罪认罚减刑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减刑只适用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第二点是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期间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才能得以减刑。

  一、认罪认罚减刑标准

  1.减刑的对象条件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

  2.减刑的实质条件

  “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得以减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刑只能适用于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这是适用减刑的实质性要件。

  二、减刑的起始时间

  关于减刑的起始时间规定为: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而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是从剩余刑罚不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之日起计算,具体由法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三、缓刑能否减刑

  如果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被判缓刑的,一般不能减刑。法律快车提醒您,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