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偷东西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5 18:10
人浏览
导读:偷东西金额只要达到一千元以上是可以立案的,如果构成盗窃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盗窃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交出财物的目的不同、骗取财物的方式不同、判刑标准不同、造成的后果不同等。

  一、偷东西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偷东西金额达到1000元可以立案的,那么就可以认定构成盗窃罪,也就是说偷东西1000元就可以立案了。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至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至5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

  1.盗窃罪是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诈骗罪是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被害人的财物;

  2.盗窃罪的被害人是被迫交出财物,而诈骗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主动交出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盗窃罪成立条件有哪些

  1.盗窃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法律快车提醒您,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

  2.盗窃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盗窃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