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四级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大概多少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05 07:59
人浏览
导读:四级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大概多少钱法律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一、四级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大概多少钱

  四级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大概多少钱法律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1.医疗费用:

  患者发生来了严重医疗事件后,如果患者出现了人身损害,去医院进行治疗后,按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计算。如果需要二次手术或者有其他治疗的,可以依据基本医疗费用,患者可以先去进行预先支付费用。如果后期住院期间产生了相关治疗费用和相关二次手术、其他治疗的费用,患者凭单据进行支付。

  2.误工费用:

  (1)患者上班有收入的,在出现此种情况下可以提交本人纳税材料,按患者本人因误工而减少的工资收入进行合理计算,如果患者本人在当地收入比较高,所产生的费用超过当地一年度职工3倍工资的,就按3倍计算。

  (2)如果患者没有相关纳税证明材料的按照3500计算;

  (3)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4)误工时间就需要按照住院期间和休息的天数计算;如果需要评定残疾的,误工时间计算至定残前一天。

  (5)误工费赔偿所需的金额等于误工时间乘于工资收入的标准。

  3.住院伙食补助费: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合理需求的伙食补助内容。

  患者对于住院伙食的补助费等于,患者在住院时间乘于医疗事故所在发生地国家机关普通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用:

  患者在医院请的护工及相关陪护费用都可以进行提交相关材料报销。

  5.残疾生活补助费用:

  对于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用补助。

  6.残疾用具费用:

  对于患者的残疾用品可以进行费用上的报销。

  7.交通费用:

  患者每次合理的交通费用累加起来,凭单据就可以进行支付。

  8.住宿费用:

  在当地出现医疗事故国家单位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就凭当事人的凭据进行支付。如果出现四级医疗事故,如果不是很严重,没有不造成伤残,所以四级医疗事故在进行赔偿时,一般不考虑伤残的赔偿金、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残疾使用的用具费用、当事人过世的赔偿费用、丧葬费等费用。

  9.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给患者提供相关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详细的金额需要参照医疗事故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最低保障生活费用情况、平均生活费以及住院过程和身体康复过程中的所花费等进行计算。

  二、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医疗事故有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三、医疗事故赔偿的原则是什么

  1.与具体案件的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不仅要考虑医疗事故属于哪一级别,还要考虑到属于某一级别的哪一个等级。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不一样,同一级别中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其赔偿的具体数额也不一样。

  2.与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相适应。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首先必须确定医疗行为本身是否有过错,有过错才可能承担责任,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有过错也不意味着承担全部责任,还要看过错行为对损害方损害结果所占的责任程度大小,有多大的责任就承担多大的赔偿责任。

  3.客观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包括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与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关系;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发展对现存损害后果的直接作用程度及与过失行为之间的关系;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基础条件在静止状态与其现有损害的关系,如果是一个相当于X级的残疾者,而医疗事故导致其残疾程度进一步严重,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应当减除原有残疾损失的份额;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危险性及其与医疗主体实施医疗行为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要求,患者因医疗行为的获益结果与损害结果的关系等;

  4.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主体只对因自己过错直接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对非医疗事故责任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与医疗措施有关的其他损害后果不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