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申请强制执行后能否撤销案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10 11:42
人浏览
导读:申请强制执行后能撤回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只是引起了时效的中断,其再次申请执行仍需在2年的诉讼期间内,而并非所谓的不再计算诉讼时效。

  一、申请强制执行后能否撤销案件

  强制执行可以撤回。申请人申请撤回执行申请,是申请人在执行程序中自愿处分自己民事程序权利引起执行案件程序终止的法律行为,其有权再次对未实现的权利申请执行。我国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由此来看,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只是引起了时效的中断,其再次申请执行仍需在2年的诉讼期间内,而并非所谓的不再计算诉讼时效。撤回申请是当事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撤回申请也必须经由法院的严格审查。

  二、在我国强制执行会涉及配偶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一般情况强制执行是不会涉及到配偶的个人财产的,如果执行的原因跟配偶没有什么关系,是不可以执行配偶的财产的。如果确认债务性质为夫妻共同债务,被执行人配偶应为连带债务人,但要执行被执行人配偶名下财产,首先要解决执行名义的问题。

  生效裁判文书往往不对债务的性质作明确的表述,也不表述被执行人配偶应承担义务。依据债的相对性,按照法律文书的既判力原则,被执行人配偶不是偿债主体。然而基于相关法律事实的认定,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对被执行人配偶名下财产予以执行。

  三、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有哪些执行措施

  具体的执行措施有:

  1.加倍迟延履行利息与迟延履行金。

  2.侵犯名誉权案件执行措施。

  3.报告财产令。

  4.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5.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6.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7.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8.限制出境或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 。

  9.限制高消费。

  10.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处罚 。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强制执行效力
浏览
强制执行制度
浏览
强制执行多久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