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婚龄的确定因素有些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07 10:56
人浏览
导读:法定婚龄的确定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需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心理发育情况和生理情况;第二点是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的要求。

  一、法定婚龄的确定因素有些什么

  法律规定最低结婚年龄,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自然因素,即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情况。另一个是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的要求。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男不早于22岁周岁、女不早于20周岁的最低结婚年龄,便是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 其目的是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开展和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四化建设的发展。

  二、未达到法定婚龄怎么起诉离婚

  未达到法定婚龄而登记结婚的,一般不可以起诉离婚,因为未到法定婚龄的,应该向人民法院起诉婚姻无效。法律快车提醒您,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三、未到婚龄结婚是否算同居

  未到婚龄结婚算同居,男女未到婚龄结婚同居是不合法的,未到婚龄结婚的无效,男女任意一方没有达到法定婚龄结婚的都是无效的婚姻,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