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损坏他人财物3000元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0 02:43
人浏览
导读:损坏他人财物3000元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一般会被拘留五天到十天的时间,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财产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包括了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等。

  一、损坏他人财物3000元怎么处理

  损坏他人财物3000元构不成犯罪。但可治安处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民事部分,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组织调解,也可直接到法院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财产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动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2.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当事人实施了加害行为,尽管其主观上无过错,便根据法律规定,仍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均无过错,但如不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归仲裁委管辖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仲裁委可以管辖。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