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申请强制执行一定要去法院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1-15 00:48
人浏览
导读:申请强制执行一定要去法院。在司法实践当中,无论是仲裁机构出具的裁决书还是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只要依法生效就是有法律效力的,其中包括了执行效力。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请。

  一、申请强制执行一定要去法院吗

  申请强制执行一定要去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强制执行多久才知道结果

  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有结果,前提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三、强制执行依然不履行会有什么后果

  1.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您,有以下情形,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