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轻微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5-29 10:29
人浏览
导读:轻微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可以根据有后遗症的轻微骨折和无后遗症的轻微骨折两种情况而定。有后遗症的轻微骨折一般会评定为十级伤残或以上,如果是因工导致的,一般构成9-10级的伤残。

  一、轻微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轻微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可以根据轻微骨折以后,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以及骨折移位的严重程度,分为有后遗症的轻微骨折和无后遗症的轻微骨折两种情况来看。具体内容如下:

  1.有后遗症的轻微骨折:轻微骨折愈合后留下后遗症,影响肢体的功能,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如果是医学上认定的轻微骨折,有机会评定为十级伤残或以上。如果是工伤,一般构成9-10级的伤残,职工因工致伤、致残,被鉴定为7-10级的伤残。

  2.无后遗症的轻微骨折:一般指的是不完全骨折或者是没有错位的骨折,俗称为骨裂。这类骨折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移位,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恢复良好,但是这种无后遗症的轻微骨折一般不能评定伤残。

  二、伤残等级鉴定一般是什么时候做

  法律快车提醒您,伤残等级鉴定一般是在医疗救治结束时做,轻重伤鉴定一般出院后就可以鉴定,涉及关节等功能问题的出院后三个月到六个月才能鉴定,骨折有钢板固定的并且伤及关节功能的,要等到钢板取出治疗终结后3-6个月才能鉴定,残疾等级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出院后3个月到6个月才能鉴定,受理鉴定后7天内出鉴定书,有疑难的15天内完成,需要补充材料的从补充完成当天另算,鉴定书由委托单位(如交警大队)领取。

  三、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因为交通事故对当事人造成了一个伤残的情况,当事人在治疗结束之后,可以到有资格进行伤残鉴定的机构鉴定伤残的等级。处理案件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向当事人推荐符合当事人鉴定要求的伤残鉴定机构。最后的鉴定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做伤残鉴定需要准备材料如下: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片、C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委托书。扩展资料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一至四级标准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