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6-16 07:33
人浏览
导读: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二者同时产生,相辅相成,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义务,权利的实现需要通过义务的履行来达到,义务的履行也是需要权利的实现来要求。

  一、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吗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的一致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 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地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4.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

  3.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

  4.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5.特定人的权利保护。包括妇女、老人和儿童以及华侨的正当利益等。

  三、公民权利具有哪些特征

  法律快车提醒您,公民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

  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正因为享有相应的权利而成其为公民。在这一意义上的公民权利不同于人权,主要在它以积极的政治权利(其中心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公民成为社会的政治主体。除此而外,其余各项是包括人权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共同特征。

  2.社会性

  即公民权利乃至权利之为权利,是由社会所认可的,而不是个人的任意主张。权利是被明文写在宪法和法律中,并由国家权力强制性维护着。

  3.形式性

  即社会和国家只承诺公民个体有相应的可做和可不做的自由,但并不保证公民个体实际地能够做什么乃至于做成什么。中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