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监视居住最长多长时间开庭审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1-13 11:19
人浏览
导读:监视居住最长多长时间开庭审理是没有规定的,对于法院审理公诉案件,需要在受理后两个月内的时间宣判即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的时间。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为六个月。

  一、监视居住最长多长时间开庭审理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监视居住后开庭的具体时间,由具体刑事案件决定,但规定了公诉案件的审理时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二、监视居住期限最长多久

  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法律快车提醒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三、监视居住必须符合逮捕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适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