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最新规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9:08
人浏览
导读: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最新规定包括评定原则、方法、内容,适用于各级公、检、法、司及院校系统。轻微伤指局部组织器官轻微损伤或短暂功能障碍,包括头颈部、躯干部等多类型损伤。

  一、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最新规定是什么

  1.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最新规定主要包括了对人体损伤程度的评定原则、方法以及内容。

  2.这一标准适用于各级公、检、法、司及院校系统进行损伤评定,主要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所造成的轻微损害。

  3.根据该标准,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

  4.鉴定人应当由公安机关及有关执法部门委托的法医人员或经培训过的兼职法医人员担任,鉴定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并结合损伤的预后作出综合评定。

  5.轻微伤的鉴定应在被鉴定者损伤消失前作出评定,并且本标准为轻微损伤的下限,未达到此标准的则不构成轻微伤。

  二、轻微伤定义及归类

  1.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这种损伤程度相对于轻伤和重伤而言较轻。

  2.根据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的规定,轻微伤主要包括头颈部损伤、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四肢损伤以及其他损伤等多种类型。

  3.这些损伤可能包括擦伤、挫伤、血肿、创口等,但一般不会影响人体的主要功能或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4.轻微伤的归类主要是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人体主要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的。

  三、轻微伤鉴定实操指南

  1.在进行轻微伤鉴定时,首先需要了解伤者的损伤情况,包括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人体主要功能等。

  2.根据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的规定,对伤者的损伤进行评定,确定是否构成轻微伤。

  3.在进行评定时,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伤者的伤情和损伤的预后进行综合评定。

  4.鉴定人还需要了解有关案情、现场勘查情况和调阅病例档案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鉴定。

  5.根据鉴定结果,给出相应的鉴定意见和建议,为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是否还有其他人体伤害程度的鉴定规定?你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在法律快车搜索,我们一起探讨法律的真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