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该哪里立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08 00:27
人浏览
导读:民事诉讼伪造证据由当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是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该罪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一、民事诉讼伪造证据该哪里立案

  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一般是在案发地公安机关立案,并且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构成伪证罪需具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法律快车提醒您,构成伪证罪需具备的必要条件:

  1.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2.主观上必须出自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在客观上表现为在刑事活动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

  三、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如何区别

  1.从犯罪主体看,伪证罪要求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而对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2.从发生时间上看,伪证罪的行为发生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诬告陷害罪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3.从实施的手段看,伪证罪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诬告陷害罪则是作出虚假的告发。

  4.从犯罪对象上看,伪证罪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做伪证,而诬告陷害罪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

  5.从犯罪的目的上看,伪证罪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只会是陷害他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