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17 00:06
人浏览
导读: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该罪的犯罪主体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主观上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侵犯了公共场所、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罪。

  2.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过失不能构成本罪。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而误认为是真实的恐怖信息,或者将某种非恐怖威胁的行动误认为是恐怖行动而加以编辑、发布,不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有的是想制造恐怖气氛;有的是对社会不满,制造混乱,发泄私愤;有的是想借此向社会施压企图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有的是精神虚无聊,借之寻找畸形乐趣,等等。动机如何,并不影响本罪成立。

  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三、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标准

  律快车提醒您,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形就可入罪:

  1.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2.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3.致使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4.造成行政村或社区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