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能否解除赡养义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1-07 13:41
人浏览
导读:法律规定,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属于法定义务,一般情况下赡养义务不能解除。但子女自己没有经济收入不能独立生活,父母对子女存在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子女可以不赡养父母。

  一、能否解除赡养义务

  所谓赡养,主要是指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儿女的合理要求。赡养是基于亲权关系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不能解除。

  赡养义务是基于亲权关系而产生的只要赡养义务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存续,这种权利义务就一直存在。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所有的公民都应该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同时也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关系也是基于亲权所产生的,不可以随意的解除。

  二、赡养义务免除的情形

  子女对自己的父母具有赡养义务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遇有下列情形的,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父母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则丧失要求被害子女赡养的权利,对子女来说则可以免除赡养义务。

  律快车提醒您,如果被害子女自愿赡养的,法律并不禁止。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金钱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

  三、不尽赡养义务能继承遗产吗

  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对父母的遗产也享有法定继承权。但是如果是有赡养能力却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在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或不分。所以不赡养父母是有可能分不到遗产的。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