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索赔应该怎么走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9 05:16
人浏览
导读: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当事人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确定医疗事故赔偿基数,再根据医疗事故赔偿计算方式计算出赔偿总额,最后向医疗机构索赔。

  一、医疗事故索赔应该怎么走程序

  1.鉴定医疗事故。

  2.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3.根据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4.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上述赔偿基数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5.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二、医疗事故赔偿责任需要哪些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医疗事故索赔诉讼注意事项有哪些

  1.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制度。向法院诉讼,有时效制度,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合法的权益最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当事人千万不要在协商、调解和等待中,超过诉讼时效。

  2.起诉要有合适的原告和被告。原告一般是患者本人,如果死亡的,一般指死者的法定继承人。而被告一般是指医院,主治医生是代表医院的职务行为,一般不能作为医疗纠纷案件的被告。

  3.要有合理的赔偿请求。赔偿的数额应根据法律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超过合理的范围,漫天要价,不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且还要承担额外的诉讼费用。

  4.要有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最主要的是鉴定结论,如果没有鉴定结论,要提供或申请法院调取有关病历资料,并可申请法院进行鉴定。

  5.尊重法院的审理程序和秩序。医患双方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通过上诉程序予以解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