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朋友圈购买假口罩后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3 01:07
人浏览
导读:朋友圈购买假口罩后首先可以与商家协商退换货,若是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举报。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需要看行为人是否侵犯了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且行为人的销售金额需要达到五万以上。

  一、朋友圈购买假口罩后应该如何处理

  买到假口罩的,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要求其为你更换或退货,如果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如何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了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3.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法律快车提醒您,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