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纠纷起诉书怎样写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5 00:19
人浏览
导读:房屋纠纷起诉书应包含的内容有原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原告的诉讼请求;相关事实和理由;结尾应当写明法院的官方名称。除了递交起诉书,还应提交相应证据清单。

  一、房屋纠纷起诉书怎样写的

  房产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起诉书书写的格式基本相同。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抬头。一般书写:“民事起诉状”。

  2.双方身份。需要列明原告及被告的身份信息。是自然人的列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年龄、民族、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

  3.诉讼请求。这一部分要分一、二、三项准确列明每项请求的内容。

  4.事实和理由。该部分需要原告简要陈述基本事实以及原告认为应当支持自己的理由。事实和理由部分一旦在诉状确定,后期诉讼过程中陈述不一致的可能会导致可信度缺失,所以一定要尊重事实,理解清楚发生的事情,准确描述。事实和理由的书写要有清晰的逻辑,便于理解;同时尽量简短,只陈述与法律关系相关情节。

  5. 结尾。需要写明法院官方名称:“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签署起诉人姓名和时间。

  6.随起诉书提交证据清单。证据清单中应写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目的。有证人的写明证人的身份信息和住所。

  二、房产纠纷起诉后多长时间结案

  法律快车提醒您,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房屋纠纷起诉

  三、房屋拆迁纠纷诉讼的类型有哪些

  1.关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问题。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以下二种情形:其一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搬迁期限届满后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二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且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关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题。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一旦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都应当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