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终止的效力规范如何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31 18:26
人浏览
导读:合同终止的效力规范规定是:合同终止后,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再受合同的约束,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是因违约导致合同终止的,当事人可以追究违约方的责任。

  一、合同终止的效力规范如何规定

  合同终止的基本后果在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各方当事人不再受合同关系的束缚。另外,合同终止还具有以下法律效果:

  1.依附于主合同的从合同消灭。如担保合同关系应于主合同终止后消灭。

  2.当事人应依法承担后合同义务。所谓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应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在因一方当事人违约而引起合同终止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仍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

  二、合同终止的情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三、合同解除与终止有哪些区别

  1.二者的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法律快车提醒您,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解除的适用范围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