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9-13 06:24
人浏览
导读:离婚时会考虑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有,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的经济生活平均水平;过错方的过错程度;无过错方的精神损害程度;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谋生能力等等。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无过错方精神的损害程度;

  2.过错方的过错程度,结合故意的动机、行为的手段、情节的严重等考虑;

  3.过错方对子女、老人等其他家庭成员造成的损害;

  4.过错方和无过错方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及谋生能力等;

  5.婚姻存续期间和再婚的可能性,婚姻存续时间长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适当高些,妻子结婚时间长,年龄偏大,再婚的可能性小的,亦应适当增加赔偿数额;

  6.原告是妻子或丈夫时应区别对待,原告是妻子时,根据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应适当增加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7.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二、离婚财产如何分配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提醒您,离婚财产需根据以下情况分配:

  1.离婚后财产的分配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由法院判决;

  2.对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3.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1.精神痛苦的赔偿

  精神痛苦是纯粹精神利益的损害,即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非财产损害。这种损害是无形的,无法用金钱衡量。但是,财产补偿可以成为满足受害人人身及精神需要的物质手段。通过金钱补偿,可平复受害人精神创伤,慰籍其感情,通过改变受害人的外环境而克服其内环境即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利益损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恢复身心健康。适用抚慰金安抚受害方,是一有效减轻和解决精神痛苦的方法。

  2.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

  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主要指由精神利益受损所引起的直接财产损失。直接的财产损失包括配偶的人格权和身份权被侵害以后,身体健康相应地受影响或伤害,因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如精神遭受创伤致使无法工作而影响或失去工资收益;或致病需要医治等等。这些直接财产损失属于过错方赔偿的范围。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也包括由精神利益损害所引起的间接财产损失,例如,配偶身份解除使得无过错方配偶会失去原以配偶身份预期可得的财产利益。除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之外,配偶精神利益损害还应包括纯粹的精神利益损害,即人格利益和身份的非财产因素的损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