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9-13 10:30
人浏览
导读: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的时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权利人有特殊情况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的,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

  一、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内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的时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医疗纠纷如何申诉

  法律快车提醒您,医疗纠纷的申诉方式如下: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

  三、医疗纠纷诉讼中注意问题

  第一,患者在起诉时应注意是否超过了。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患者应当在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起一年内向医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出诉讼时效后就会失去法律的保护,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判。

  第二,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若干规定的规定,医患纠纷的证据责任分配是责任倒置,具体而言,患者在起诉时应提交在医院就诊治疗、遭受损失的事实及具体数额等相关证据材料,而医院需承担证明自己在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或过失的充分证据,否则,医院就需承担对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应选择最恰当的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因为同一医患纠纷可能发生法律竞合的问题,但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其法律责任可能有较大区别,关键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规,哪一具体法律条款对自己更有利。诉讼中应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