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是否允许机关与企业签署借款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1-05 00:13
人浏览
导读:民法典是允许机关与企业签署借款合同的,合同签订双方的主体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是有效的。借款合同一般需要写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借款的种类及用途等。

  一、民典是否允许机关与企业签署借款合同

  民法典规定,机关与企业签订借款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好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借款合同必备法律条款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借款合同必备法律条款有:

  1.借款方、贷款方、保证人的名称、住址、法人代表的姓名;

  2.借款的种类及用途;

  3.借款的币种和数额;

  4.借款的期限和利率;

  5.还款的方式和具体时间;

  6.借款人对所借款项的使用方向、还款期限所作的保证;

  7.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形式和内容】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三、借款合同利息怎么写的

  借款借条利息如下写才正规: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2.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贷款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3.在民间借贷中,对利息的约定应当慎重,在约定明确的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在民间借贷中,对利息的约定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要约定明确,不要因系亲朋好友,碍着面子口头约定而不书面写明收取利息及利息标准。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