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建设施工合同在何种情况下可能失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11 00:04
人浏览
导读:建设施工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等。建设施工合同一般包括了工程的名称、工程的地点、工程的时间等等。

  一、建设施工合同在何种情况下可能失效

  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况,而存在违反上述规定的施工合同将导致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4.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哪些内容

  法律快车提醒您,可以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合同示范文本拟定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专用条款,并特别注意以下条款:

  1.工程名称、地点、范围和内容;

  2.工期,包括整体工程的开、竣工工期以及中间交付工程的开、竣工工期;

  3.工程质量保修期及保修条件;

  4.工程造价;

  5.工程验收及工程价款的支付、结算方式、支付方式;

  6.设计文件及概算预算、技术资料的提供日期及提供方式;

  7.材料的供应及材料进场期限;

  8.工程变更;

  9.违约、索赔和争议;

  10.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如何处理

  1.工程结算。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因此,施工单位在解除合同后,仍然享有按约向发包人结算工程款的权力。法律快车提醒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经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发包人应支付工程价款,但承包人应承担相应修复费用;如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2.损失赔偿。因发包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发包人应赔偿因此而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一般而言,合同解除给施工方造成的损失应包括实际损失及可得利益的损失。其中实际损失包括因发包人违约导致停工、 工的人工损失、工地管理费用增加的损失、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增加的损失以及因合同解除后撤场引起的费用损失等;而可得利益损失主要指由于未能完成施工使施工单位蒙受的预期可得利润的损失;该款损失的界定应按整个合同价款的预期利润减去已完工程的利润计算得出,但必须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在报价时,写明所施工工程或各单项的利润比例,以利于在解除合同时计算其利润损失。

  3.其它善后工作。我国法律规定,建设施工合同解除后,施工单位还应妥善做好已完工程和已购材料、设备的保护和移交工作,并按发包人要求将自有机构设备和人员撤出施工场地,上述工作发生的费用应由发包人支付。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履行解除合同后的相关通知、协助及保密等义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