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1-14 02:17
人浏览
导读:民事诉讼期限一般情况下是三年,特殊诉讼时效是四年,最长诉讼时效是二十年。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民事起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理由等内容。

  一、民事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1.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特殊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3.最长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起诉状怎么写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4项内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实事和理由:在诉讼请求一项中,简要写明原告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解决的民事权益纠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分项逐一列出。要写得明确、具体、如要求损害赔偿、偿还债务、履行合同、要求与被告离婚、给付赡养费、继承遗产等等。请求应合理,切实可行。在事实和理由部分,应实事求是地将纠纷的基本事实经过写清楚。叙述事实时,要求用语文明,不要有谩骂性的、人身攻击性的词句,并尽可能列举确凿的证据。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如果原告持有相关证据,可连同诉状一起提交法院;如果证据不在原告手中,原告应向法院提供证据的相关线索、证人的姓名和住所等以便于法院调查取证。

  三、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包括哪些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与此对应的是概念是通常诉讼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