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在签署合同前必须审查的是哪些要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22 11:46
人浏览
导读:在签署合同前必须审查的事项包括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等。合同有效所具备的条件包括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一、在签署合同前必须审查的是哪些要点

  1.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

  2.签订合同前做到“三要”,即一要对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要求对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等,杜绝凭关系或熟人的介绍草率签订合同的情况;二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三要掌握与了解对方的履约能力。

  3.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应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对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利履行。合同主要条款不能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以防止对方利用条款设置骗局,留下隐患。这项工作,应由法律顾问(律师)把关。

  4.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从合同签订到履行完毕,企业应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完善而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

  二、什么样的合同才算合法有效

  1.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循《民法典》第一编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的规定: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法律快车提醒您,合同的成立必须存在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如果仅有一方当事人是无法形成意思表示一致的,不能成立合同。

  3.通常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4.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

  5.如果法律或当事人有约定合同的生效要件,那么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在履行一定的事项后合同才能生效。比如需要报批的合同、必须采取要式的合同、附条件的合同。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那么合同是不能成立的。另外,法律允许当事人采用要约、承诺之外的其他方式订立合同。

  三、合同订立后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1.从权利方面来说,合同当事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约定所产生的权利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2.从义务方面来说,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当事人根据合同所产生的义务具有强制性,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定和约定的义务履行合同。

  3.从责任方面来说,如果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