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赔偿争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21 01:47
人浏览
导读: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于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协商达成一致的,一般需要制作协议书。

  一、如何处理医疗事故赔偿争议

  医疗事故赔偿争议解决途径有:

  1.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二、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几种情形是什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构成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事故等级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