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6 02:09
人浏览
导读: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有协商或者是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交通事故逃逸后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是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处理如下:

  1.如果损失不大或只有轻微财产损失,双方协商解决;

  2.如果双方事故较大,财产损失大或者有人员受伤,马上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

  3.如果发生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向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警,拨打120并通知保险公司;

  4.如果造成事故现场无法认定,逃逸方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二、交通事故逃逸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快车提醒您,交通肇事逃逸也不一定构成犯罪,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反之,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30万以上就构成了犯罪。

  1.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需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即使交通肇事是过失的心理状态,但是行为人对肇事行是明知的,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交通秩序。

  4.客观方面:实施了逃逸的行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