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债权转让协议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03 14:54
人浏览
导读:可以解除债权转让协议书的情形一般包括:当事人可协商一致解除;出现法定情形解除等。当事人在债权转让时,需要注意债权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签订债权转让合同以及债权转让需要进行通知。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债权转让协议书

  债权转让协议的解除方式,当事人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出现可以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二、债权转让的法律注意事项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债权转让的法律注意事项:

  1.转让的债权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除了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及抚恤金、抚养费、赔偿金等债权不得转让外,其他债权都可以转让。

  2.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债权转让根据需要可以签订书面转让合同,也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由转让人直接向债务人发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转让。特别是冲抵债务的债权转让更需要签订书面的债权转让合同。受让方(转让方的债权人)应向转让方了解债务人可能提出的抗辩(涉及货款转让中的货物质量、售后服务及发票等),以及转让的债权是否有抵押、担保,并查看相关的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是否有影响相关从权利转让的特别约定,并根据情况要求重新办理抵押登记或重新保证。

  3.债权转让通知

  不论是否签订债权转让合同,一项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权人,否则对债务人不发生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具体操作应由债权人出具书面的《债权转让通知》,并由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或由债权人委托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一经通知就产生原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债务人应向受让人履行债务的法律效果。

  三、何种情形下债权转让无效

  1.依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

  2.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3.法律规定债权不得转让的。

  还要注意债权人没有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的,该转让对债务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