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执法主体是指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2-17 16:46
人浏览
导读:行政执法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监督主要包括的内容是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合法性等等。

  一、行政执主体是指什么

  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活动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活动,这就要求承担行政执法的活动的机关或组织,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资格并经国家有关机关的合法许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二、如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效果

  1.市、区(县)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监督、检查,通过劳动年检督促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对企业拒不参加社会保险的,要依据市政府令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2.为发挥社会保险的整体保障功能,企业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不能享受再就业服务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代缴社会保险费用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负担的三分之一部分。

  3.市和区县社会保险的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做好扩大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多方采取制约措施,可同工商行政部门协商,在企业工商年检时,加强对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审查,督促企业参加社会保险。

  三、行政执法监督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执法监督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

  2.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3.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合法性;

  4.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5.行政复议、行政赔偿情况;

  6.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投诉制度等执行情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