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1-04 00:49
人浏览
导读:商品质量检验的依据包括产品质量是否是符合法律的要求、产品的生产厂名是否真实等。商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包括实施抽样、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检验报告、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检等。

  一、商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有哪些

  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为:

  1.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律、行政法规对产品的要求;

  2.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3.产品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的实际状况是否符合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表明的质量状况;

  4.产品的生产厂名、厂址与产地是否真实。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二、商品质量检验的流程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商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如下:

  1.法定检验机构工作人员或执法人员依据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定期监督检验计划或监督抽查计划持监督检验委托函或介绍信,按法定程序实施抽样,并按规定详细填写抽样单;

  2.法定检验机构依据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相关标准对样品实施检验,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及时寄(送)相关生产企业或经销企业;

  4.企业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或者上一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安排复检,并作出复检结论;

  5.所有监督检验的检验报告副本交市局监督科,由该科对检验结果进行后处理。

  三、商品质量检验分类是怎样的

  1.省级质监部门对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以及其相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检验机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抽查和许可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等。

  2.质检总局制订《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评价细则》。

  3.根据考核结果,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四个类别。

  考核评价结果为100分以上(含100分)的确定为Ⅰ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96-100分(含96分)的确定为Ⅱ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80-96分(含80分)的确定为Ⅲ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80分以下的确定为Ⅳ类检验机构。

  4.首次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可通过对其工作状况进行考察和书面材料的审查,确定是否委托抽查和许可工作,不进行本办法规定的考核评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