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诱导未成年消费是否构成诈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2-16 05:36
人浏览
导读:诱导未成年消费可能会构成诈骗。如果诱导未成年消费构成诈骗罪,并且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

  一、诱导未成年消费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未成年消费是否构成诈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诱导消费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其目的是引诱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且交易的内容与事实存在较大差距,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获利,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构成诈骗。而一般的诱导行为,如果商家销售的商品是合格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并且不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则不能算作诈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诱导未成年消费可能涉及到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因为未成年人的消费观念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诱导和欺骗。如果诱导未成年消费的行为违反了相关律法规或者行业规范,例如《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那么就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如果构成诈骗罪怎么处罚

  1.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诱导未成年消费涉嫌诈骗报案后怎么立案

  法律快车提醒您,当事人向派出所举报违法犯罪事实,进行立案的流程一般包括:举报、受理、询问、立案等。《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