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联系和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8-28 01:29
0人浏览
导读: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联系是二者均是主观因素。

  一、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联系和区别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都属于犯罪故意的范畴,而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有所区别。

  1.联系

  (1)从认识因素来看,两者的共同点是在于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在意志因素上,两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他们都不会采取措施去阻止结果的发生。

  2.区别

  (1)认识因素:直接故意的认识程度比间接故意更深,它可以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也可以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相比之下,间接故意仅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而不包括必然发生的情况。

  (2)意志因素: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有积极的态度,即希望或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相对而言,间接故意则是表现出一种放任的态度,即使知道结果可能会发生,也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

  (3)行为的性质:直接故意通常存在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中,因为它体现了直接追求性的特点。而间接故意则需要以追求其他目的的行为为基础,因此具有伴随性的特点。间接故意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需要结合其他行为和心理状态才能出现。

  二、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量刑有什么不同

  法律快车提醒您,在量刑上,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没有区别。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这是因为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都是犯罪的故意形态,都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特征

  直接故意的特征如下:

  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的特征如下: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

  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还有疑问? 立即咨询律师

25万认证律师 · 60分钟无限追问 · 平均2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向我提问获取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默认头像
王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黄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陈律师6分钟前回复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