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17:22
人浏览
导读: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本文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要件,探讨误解情形。究竟何种误解构成合同撤销理由?跟随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揭晓答案。

一、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个有效的合同要求各方当事人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意思表示。

但当合同因误解而成,且这种误解触及了合同的基本要素,使得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严重误差时,该合同可以被视为无效。

重大误解的核心是:

1.误解必须是关于合同的基本内容,而非次要细节;

2.误解的内容对合同的成立有实质性影响;

3.误解足以导致合同一方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1.误解通常由受害方当事人自身过失引起。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或经验而产生误解。

2.误解必须是关于合同的重要内容。一般的误解不足以构成合同撤销的理由,误解必须是关于合同的本质或者当事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3.误解必须直接影响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行使,一旦合同履行,会对误解一方造成利益损害。

4.重大误解与合同订立或合同条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误解导致了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条件的显著变化。

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三、重大误解的具体情形

重大误解包括对合同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种类、标的物质量等方面的误解。

1.如将出租误认为出卖,或将一方当事人误认为另一方,对标的物的本质或关键属性产生误解,均可构成重大误解。

2.除此之外,对标的物数量、履行地点、期限或方式的误解,若对当事人权利造成严重影响,也属于重大误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