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时,哪些收入属于工资范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31 01:20
人浏览
导读:劳动仲裁中工资的界定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工资范畴、非工资性质收入及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解读。有疑问,向法律快车发问,共筑法律情感桥梁。

一、劳动仲裁时,哪些收入属于工资范畴?

在劳动仲裁中,界定工资范畴对于确保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

1.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劳动法的相关条文,工资的定义涵盖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多种形式。

2.具体来说,工资不仅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还包括了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此外,工资支付时,用人单位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定,如工资的支付必须在约定日期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且需要书面记录并提供给劳动者一份工资清单。

这些规定是确保工资支付透明度和劳动者权益的关键。

二、什么收入不属于工资范畴

一些特定的收入虽然由用人单位支付,却不属于工资范畴。这些收入包括但不限于:

1.社会保险福利费用;

2.劳动保护费用;

3.国家规定的各种奖励性质的收入。

三、工资范畴的法律规定

法律对工资范畴有着明确的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法律文献,对工资的支付、工资的组成及非工资性质的收入都有详细的条文规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