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食品保质期指的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9 06:53
人浏览
导读: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包装上标明的在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食品保质过期被销售的法律责任包括经营者赔偿损失以及支付赔偿金、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买到过期食品可以通过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法院起诉等方法维权。

  一、食品保质期指的什么

  食品保质期概念: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间内食品是完全适于销售并保证其原有品质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时应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明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按照存储条件妥善保存,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品质。过期食品可能存在细菌滋生、营养流失等问题,建议避免食用

  二、食品保质期过期的责任

  食品保质期过期依法及时处理的,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承担法律责任为:

  1.民事责任:经营者应当赔偿消费者因食用过期食品而遭受的损失;除赔偿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支付十倍食品价款的赔偿金。

  2.行政责任: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及过期食品,并给予罚款处罚,并可吊销营业执照。

  3.刑事责任:故意销售超过食品保质期的食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保质期

  三、食品保质期过期找哪个部门

  法律快车提醒您,消费者买到过期食品的,可以找以下部门帮忙维权:

  1.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2.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3.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