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威胁人身安全判刑多长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8 07:14
人浏览
导读:威胁人身安全判刑的标准一般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此时行为人成立寻衅滋事罪。威胁人身安全判刑后被告人不服的,可以在10天内提起上诉。

  一、威胁人身安全判刑多长时间

  威胁人身安全判刑标准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威胁人身安全判刑后上诉期限

  法律快车提醒,上诉期限是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限定。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5日。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三、威胁人身安全判刑审理的程序

  法院判刑的程序:

  1.审理前由书记员确认各方到庭并宣读法庭规则。

  2.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等。

  3.法庭通过发问以及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

  4.控诉方与辩护方进行辩论。

  5.辩论终结后,被告人进行最后陈述。

  6.法院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