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酒后驾驶工作单位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09 00:38
人浏览
导读:酒后驾驶工作单位不能处罚,因为工作单位没有处罚权,如果员工因酒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则单位可以解除合同。酒后驾驶认定为酒驾的标准是行为人体内的酒精含量在20毫克以上80毫克以下。

  一、酒后驾驶工作单位怎么处罚

  酒后驾驶工作单位不能处罚。

  1.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单位一般不会予以处罚;

  2.如果行为人是因醉驾被拘役的,会涉嫌危险驾驶罪。如果之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

  法律快车提醒,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具体标准如下:

  1.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且小于80mg/100ml。

  2.醉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酒后驾驶工作单位

  三、酒后驾驶发生事故保险理赔吗

  如果行为人被认定为醉驾的,则保险公司对事故不予理赔。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