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恐吓他人触犯什么法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8 15:58
人浏览
导读:恐吓他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5天以下拘留。恐吓他人需要的证据包括监控录像、恐吓信件、相关证人证言等。

  一、恐吓他人触犯什么法律

  恐吓他人可能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恐吓他人需要哪些证据

  恐吓他人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收集证据的建议:

  1.目击证人:寻找目击证人可以提供有关犯罪行为的具体细节和时间、地点等信息。他们能够证实你所描述的情况并为你提供关键的证据。

  2.监控录像:如果现场有监控摄像头或其他记录设备,查看这些录像可能会捕捉到犯罪行为的画面或声音。这可以为调查人员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3.短信、邮件等通信记录:如果你收到过威胁信息或恐吓信件,保留相关的通信记录作为证据。这些信件可能包含威胁性的话语或行为的信息。

  4.其他相关证据:包括任何其他与恐吓行为有关的文件、照片、音频或视频等证据。将这些证据提交给执法机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法律援助。

  三、恐吓他人多久立案

  一般在3天内可以立案,如果需要进行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