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7 07:25
人浏览
导读:职务侵占罪有的法律规定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如果行为人职务侵占数额较大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行为人职务侵占数额达到巨大程度,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等等。

  一、职务侵占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职务侵占罪有的法律规定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具体;量刑如下:

  1.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2.数额巨大时,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刑罚可达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样伴随罚金的处罚。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构成要素有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职务侵占罪

  三、职务侵占罪收集哪些证据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4.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来平帐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帐目的凭证等。

  5.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的证据材料,如挥霍、还债等。

  6.追缴的赃款、赃物,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对赃物作出估价鉴定。

  7.有必要的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8.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有关事实和证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